首席律师更多>>
徐君霞律师资深婚姻律师资深离婚律师在婚姻家庭、子女抚养、继承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顾问、合同纠纷等领域经验丰富,并享有极好的口碑

徐君霞律师,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法学硕士,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案件咨询专家;上海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专业人民调解中心首批特邀调解员;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法律专家;上海律协评定的建筑房地产、婚姻家庭律师资深婚姻律师。 徐律师二零零七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至今已经为上百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过法律服务,并承办过数百件诉讼案件和非诉项目[详细]

联系我们更多>>
联系人:徐君霞 律师
手机:180 1632 0616
电话:+86-21-51877676
传真:+86-21-61859565
邮箱: 35787493@qq.com
律所: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729号
     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1号楼 22层、23层
交通线路:
地铁:地铁四号线、六号线 蓝村路站 下车步行10分钟


律师收费更多>>
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上海市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上海市律师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的规定,本网律师收费标准如下:
一、按标的额比例收费: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商事案件根据诉讼标的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收费:
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10%,收费不足6000元的,按6000元收取;
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含1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5%;
1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3%; [详细收费]
 
恋爱同居期间赠与汽车,分手后能否要求返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上海离婚律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8-23 [案情] 
    朱某于2003年12月23日通过婚姻介绍所认识陈某,其后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并同居。之后,朱某于2004年3月8日出资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并登记在陈某名下。同年10月,陈某主动向朱某提出分手。朱某要求陈某返还小汽车未果,遂引起本案诉讼。 

    [审判]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讼争小汽车的所有权归谁所有。朱某主张讼争小汽车是朱某出于结婚的目的,为将来的新家庭所购置,故该车应归其所有,而陈某则主张讼争小汽车的登记车主为履常郝蚱档淖式鹄丛从谥炷车脑胄形仕险∑档乃腥ㄊ舫履常礁髦匆淮剩炱鸱渍4硬尚诺闹ぞ堇纯矗险∑档南鄯⑵毕允竟撼等宋履常盗镜牡羌浅抵魇浅履常宜险∑嫡履呈导适褂茫陨系氖率狄炎阋匀隙ǔ履呈撬险∑档乃腥恕V劣诠撼悼罾丛从谥炷常蚴且桓鲈牒贤奈侍猓牒贤窃肴私约旱牟撇蕹枋茉耍茉吮硎窘邮茉氲暮贤景钢兄炷匙栽附撼悼罡璩履秤糜诠郝蛐∑担乙丫导式桓叮胄形淹瓿伞W凵希捎谒险∑凳粲诔履乘校炷持髡懦履彻榛顾险∑挡⒅Ц妒褂梅训乃咚锨肭笥诜ㄎ蘧荩挥柚С帧3履车南喙乜贡绯闪ⅲ枰灾С帧R勒铡吨谢嗣窆埠凸袷滤咚戏ā返诹奶酢ⅰ吨谢嗣窆埠凸穹ㄍㄔ颉返谄呤醯墓娑ǎ芯觯翰祷刂炷车乃咚锨肭蟆? 

    朱某不服上述判决,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从讼争小汽车的档案登记资料、行驶证等证据材料的内容记载,可以反映该涉讼小汽车的权属登记人及实际使用人为陈某。而根据朱某于原审期间提供的存折,以及双方当事人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时所作的笔录内容可知,该涉讼小汽车实际上系朱某所出资购买的。且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均认可朱某系出于能与陈某正式结婚的目的,而出资购车及送车。因此,朱某出资购买涉讼的小汽车并将车辆登记在陈某名下的行为,可视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行为。即赠与行为已然发生法律效力,而若双方最终缔结了婚姻关系,朱某财产赠与的目的实现,该赠与行为保持其原有效力,涉讼的小汽车仍归陈某所有;一旦双方没有缔结婚姻关系,赠与行为则失去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然解除,赠与财产恢复至初始状态。因若双方未结成婚,朱某财产赠与的目的落空,此时小汽车仍归陈某所有,与朱某当初为该数额较大的财物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且亦有违公平原则。本案中,涉讼的小汽车虽已登记在陈某名下,并由陈某实际使用,但因朱某与陈某最终没有形成婚姻关系,案涉的赠与行为由此失去法律效力。朱某现起诉请求陈某返还其原给付财物的物质转化形态,即涉讼的小汽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八条之规定,应予支持。原审未考虑朱某当初为财产给付时的本意与目的,仅以涉讼的小汽车的登记所有人为陈某,及赠与财产已交付、赠与行为完成为由,对朱某提出的财产返还请求不予支持不当,本院予以纠正。由于涉讼的小汽车系朱某自愿登记予陈某名下,并交由陈某使用管理的,即陈某对涉讼小汽车的占有使用行为并无过错,故朱某要求陈某赔偿车辆使用费,缺乏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改判:陈某应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30内将讼争小汽车返还予朱某,并协助朱某办理该车辆的过户登记手续,驳回朱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陈某不服终审判决,申请再审称:一、二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1、赠与行为真实有效,且没有附条件。朱某出资购买小汽车赠与陈某,这是事实,也是朱某的真实意思表示,陈某接受赠与,双方的行为均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且这一赠与行为没有附条件。当初朱某出资购车相赠,是其主动提出赠与,陈某绝无主动向朱某要求赠与。朱某提出赠与时,并没有向陈某谈及结婚问题,陈某也从来没有对朱某作出过任何承诺。在赠与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并无达成任何口头或者书面协议,陈某认为朱某的赠与行为可能有巩固感情、保持恋爱关系甚至结婚的主观目的,但这一目的是模糊的,不特定的,并非像二审法院所言“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陈某也并没有作出任何许诺和认可。在一、二审中,朱某一直坚持这一观点,但始终举不出任何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谁主张谁举证”,既然朱某不能证明,二审法院就不能仅凭其一面之词和主观推测认定朱某的主张,就应该让举证人承担举证不能的风险。2、二审法院认为双方认可了赠与是以两人结婚为条件,完全没有根据。在一审程序中,陈某及诉讼代理人出庭应诉,坚持赠与行为是无附条件的赠与的观点;在二审程序中,陈某没有到庭,诉讼代理人在答辩中也没有认可赠与是附条件的赠与,不知二审法院得出上述结论有何事实依据!3、二审法院没有查明当事人“结婚不能”的事实真相。赠与行为发生后,朱某背着陈某到婚姻介绍所同其他异性约会,背叛了感情,导致双方感情破裂。所以,陈某认为“结婚不能”的责任完全在朱某一方。二、二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查遍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均无规定婚前大额赠与可以随意撤销。本案只能依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赠与行为或赠与合同的规定加以解决。 

    [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讼争小汽车的赠与是否附条件。朱某与陈某两人通过婚姻介绍所认识后确立恋爱关系并同居,其后朱某出资购买一辆小汽车赠与陈某并登记在陈某的名下。朱某称该赠与是出于能于陈某结婚,用于日后共同生活而为,对此,结合本案的案情以及陈某的委托代理人于二审复核程序中的陈述:“我方认为上诉人买车送车是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但被上诉人作为受赠与方对结婚一事是没有承诺的。”可以认定朱某的这种赠与不是单纯地以无偿转移财产为目的,而是一种附解除条件的赠与,目的是与陈某缔结婚姻关系,而陈某对朱某的这一意图显然是知晓的。陈某在这种情形下接受了小汽车,应视为其同时接受赠与行为所附之条件,并受该条件的约束,而不能将赠与物与所附的条件割裂开来,只接受赠与物,而不接受赠与所附的条件。现陈某提出分手,朱某赠与的目的落空,该赠与行为所附的解除条件成就,赠与行为丧失法律效力,陈某对其取得的小汽车便失去了占有的合法依据。因此,二审判令陈某将讼争小汽车返还给朱某正确,应予维持。 
上海离婚律师 徐君霞律师 手机:18016320616
网站首页 | 首席律师 | 联系我们 | 网站管理